档案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档案事业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工作。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的基础性地位和服务性功能日益突出,做好档案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对于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促进我市档案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根据《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特制定《南宁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档案馆功能建设为重点,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档案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档案法制建设为保障,以满足社会各界档案利用需求为目标,依托科技、教育和人才建设,加快档案事业发展步伐,努力构建一个管理体制优,基础设施好,信息化程度高,服务能力强,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档案事业体系,促进档案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市县区档案馆设施完备、功能完善、技术先进、馆藏丰富、结构优化,具备“四位一体”(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提供利用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功能;各级各类档案室档案资料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利用便捷、移交及时;市县区档案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文档中心,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市县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加强,档案事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三、主要任务
(一)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档案安全保管和利用条件。新建、改建或扩建市县区综合档案馆。全面完成无专用馆库、库房面积不足和危旧库房的新建、改建和扩建任务。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按照档案安全保管、保护的要求,配备必要的档案装具和防火、防盗、防光、防虫及温湿度自动控制等设施设备。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全面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增加档案信息资源总量,进一步提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建成市县区档案信息网站,并与广西档案信息网链接,实行馆际互联,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再利用。加快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步伐,重点建设“一个中心”(全市档案资源信息中心),“两个平台”(基础网络平台、应用系统平台)、“三个数据库”(档案目录数据库、纸质档案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市档案馆将有重要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全文数字化扫描,各县区档案馆完成所有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的录入工作,有条件的县区对重要的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全文扫描,实现档案检索自动化。建立市直机关电子文档管理中心,规范全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与接收工作。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进行政府公开信息的网上数据传输、信息集聚与发布,利用网络公布、检索和查询档案信息。
(三)档案资源建设。通过对国家档案资源归属与流向的调整,优化国家档案资源配置,科学整合辖内的各类档案资源,建立起“归属明晰、运转协调、门类齐全、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档案资源管理利用新模式。合理确立档案收集范围,在做好到期档案接收进馆的同时,多渠道、多形式地收集或征集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有参考和凭证价值的档案进馆;加强特色档案的征收集工作,广泛征集名人、名产、名胜、民风、民俗、民情等特色档案,进一步丰富和优化馆藏,以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资源的需求;加大对重要档案的征集、收集力度,收全收齐我市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大事件档案;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市县区档案馆平均每年编写1至2个专题档案资料汇编。加快馆藏档案的鉴定与整理工作进程,完成1979年以前馆藏档案的鉴定、解密与开放工作。
(四)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使用专用档案管理软件管理档案,确保归档文件准确完整、分类合理、整理规范、放置有序、保管正规、利用便捷。依法按期向市县区档案馆移交符合进馆标准的档案。全市各级机关2000年以前产生的档案全部移交进馆。探索和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档案管理模式,在企业中建立档案工作。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监管,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准确、规范。深化城市社区和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不断提高档案为社区和农业农村服务的能力。
(五)档案安全保管与保护。建立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管理制度,加强对馆藏濒危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市档案馆建立特藏室,专门保管价值高、特色强、载体特殊的珍贵档案。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具备安全保管条件。严格把好档案利用安全关,保证档案实体不丢失、不损坏。加强档案信息网络系统管理,严格执行“三网”隔离制度,保证档案信息网络的操作安全、数据安全、接入安全和应用服务安全。制定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建立档案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制度。
(六)档案信息利用与社会服务。市县区档案馆进一步完善档案开放和现行文件提供利用制度,改进服务方式,扩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利用政府信息公开场所,借助档案网站,开办档案信息查询服务窗口,主动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室进一步做好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机关档案室,要积极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的提供利用工作。拓展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整合档案和现行文件两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档案馆社会教育作用。
(七)档案法制建设。加强档案法制建设,构建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服务的档案法制工作体系,健全档案法制机构,充实档案执法人员,创造良好法制环境,增强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能力。建立健全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法查处和制裁违反档案法规的行为,推动档案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档案法规的普法宣传教育,提高社会档案法制意识。
(八)档案人才队伍建设。以建设学习型部门为目标,着力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建立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机制,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和业务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依托大专院校和档案教育培训机构,开展档案职业资格培训,提高档案人员的学历层次,培养档案事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加强对新档案人员上岗前的专业知识培训,促进基层档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四、实施项目
(一)市档案馆新建项目
建设内容:新建市档案馆,建设一座符合规定要求,配套设施齐全,具有“四位一体”功能的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档案馆。
(二)市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工程项目
建设内容: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全文扫描,整合数据资源,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公开档案信息发布平台和非公开档案信息内部共享平台,全面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为电子政务提供基础数据,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
(三)市直机关电子文档管理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在市档案馆建立市直机关电子文档管理中心。统一接收市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市直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形成的电子文件。电子文档管理中心实行网上在线接收、检测、鉴定、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电子文件,成为市直机关电子文件的保存基地。采用先进的数据迁移、数字认证等技术,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为市委、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可靠的档案信息资源。
(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项目
建设内容:对列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范围的重要珍贵档案进行抢救和保护。包括档案修裱、加固和字迹恢复;档案复制和数字化;档案装具更新、设备添置和特藏档案室改造等。
(五)县区档案馆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采取本级政府投资方式,新建、改建或扩建县区综合档案馆。对无档案馆舍或馆舍已成为危房的档案馆进行新馆建设;对面积狭小,质量差,不符合《档案馆建设标准》的档案馆舍进行改建和扩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和专项检查。坚持依法开展档案工作,依法管理档案事业,依法做好档案服务。市县区档案部门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保障档案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二)加大对档案事业的投入。市县区人民政府重视、支持档案事业,将档案事业建设的主要指标列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档案事业发展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三)推进档案管理体制和制度创新。市县区档案部门全面履行档案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切实做好辖区内档案事业的统筹规划和行政管理,不断拓宽档案服务领域,加大依法监管力度,坚持分类指导,促进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有序开展。积极探索整合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和档案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的档案管理体制和方法,培育和发展档案中介机构,做好档案咨询等服务工作。
(四)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本级信息化建设规划。市县区档案部门结合当地信息化建设实际,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本级信息化建设或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中,同步建设,同步发展,使档案信息利用和现行文件利用成为电子政务的组成部分。
(五)搞好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培养、引进与使用的机制和环境,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在档案工作中的作用。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档案干部,充分调动广大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就一支忠于职守,遵规守纪,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具有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和素质的复合型档案干部队伍,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Copyright 1999-2016 Nanni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府南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总指挥部办公室 bet36365首页 主办 |
地址:南宁市嘉宾路1号 1号楼 15楼 邮编:530028 电话:0771-5539802
E-mai:nncwjd@163.com 公安机关备案的国际联网备案号:45010302000015 桂ICP备05000843号 网站标识码:4501000089 |